第八十一章 源源不断的新式武器!_同志,你的成分太复杂了
笔趣阁 > 同志,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> 第八十一章 源源不断的新式武器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八十一章 源源不断的新式武器!

  由于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取得了空前的胜利,这大大激励了后勤部各岗位同志们的积极性。

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无论是军工区还是民工区始终都保持着高效率的生产。

  热情高昂的大伙甚至自愿开始了三班倒,用这种轮班制日夜不休的生产第二阶段需要的物资。

  俗话得好,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后勤部作为全军的给养所在,在抗击鬼子侵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有着黄河带回来的那些生产设备和器械后,总部和大后方自然是鼎力支持,可以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。

  短短一年的时间,后勤部硬生生发展到了一千五百饶规模。

  如果单独看步枪和轻机枪的产能,几乎可以和1931年8月的奉军工厂媲美了。

  而且用不了多久,各方面的生产力还会有飞跃性的提升。因为今年6月28号黄河在系统内解锁了流水线生产。

  流水线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,就是把生产中重复的过程分裂为若干个子过程。

  前一个子过程为下一个子过程创造执行条件,且每一个子过程与其他子过程可以同时进校

  简而言之,就是把功能分解开。在空间上顺序依次进行,在时间上重叠并校

  只可惜两个月的培训时间还不够,同志们的技术水平还不到位。

  在缺乏熟练技术人员的情况下,使用动力流水线可是大忌。

  就比如某一个站点的效率不够,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。这会导致一部分没加工好的零件流到了下一工序,从而使得全线都崩盘。

 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情况,要知道没有合格的机动人员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。

  黄河与张万和可不是后世那些该上路灯的黑心工厂主,自然是不可能让同志们冒着风险进行工作。

  不过培训的进度总体上来还算不错,要不是因为百团大战期间停止了学习,第一批工人在八月底就可以合格了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在忙碌的日子里,时间来到了9月1号。

  今可是个大日子,昨晚上黄河甚至激动地有些失眠。

  他并没有像往日一样,吃完午饭就开始理论学习,而是待在房间里等待着系统内新科研项目的解锁。

  作为后勤部的副部长,黄河虽然有些宅,可始终很在意前线战士们的需求以及对新武器的反馈。

  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,他就会派王德兴前往各级部队进行调研,看看战士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武器。

 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结束后,很多主力团的突击队都希望后勤部可以解决一下火力不足的问题。

  由于晋造汤姆逊和青岛造mp18数量严重不足,只有少部分的精锐部队发配备了几支,导致绝大多数战士只能用驳壳枪平替。

  这并不是盒子炮不好,作为一款加上木质枪托就是冲锋枪的武器,它的优点真心不少。

  能连发能单发,火力强大换弹快,近距离火力强大可以是为突击队量身定做。

  但问题就是战士们现在用的驳壳枪分为两种,分别是国产货和进口货。

  进口货一般来源于德子和军事学院西班牙。

  其中德造款质量最好,也在部队里人气最高,毕竟这武器本身就是德国研制出来的。

  西班牙货也不错,毕竟带快慢机的驳壳枪是人家先搞出来的。

  但作为欧洲着名山寨王,他们生产的武器有些豪放并且材料不如德造,导致有时候会出现卡壳的情况。

  但进口驳壳枪终究还是少数,大部分战士用的都是国内各大军工厂仿制的。

  自从这款褒贬不一的武器被引进到民国后,全国各地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。

  汉阳、巩县、太原等兵工厂开始研究并生产出自家的款式,甚至就连大沽造船所都凑了凑热闹。

  这就很难避免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出现。

  部队里有些战士的驳壳枪质量就很不错,不仅有快慢机功能,还是二十发可拆卸的弹匣,甚至做工可以媲美进口货。

  但更多同志手上的家伙质量有问题。

  它们只能单发就算了,故障率还高的不行,甚至打几枪就需要修理。

  这些糟糕的情况降低了突击队的进攻效率,还对战士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隐患。

  不过从今开始!八路军就要有一款自己的冲锋枪了!有了mAS-38,一切问题迎刃而解。

  虽然高卢鸡在一战后是战胜国,但不代表正白旗陆军的武器很先进,当时法国脚男用的什么玩意大家都清楚。

  协约国在西线跟同盟国打出了1.39:1的战损比,前线士兵都快被自己手中的武器玩出心理阴影了。

  就这还是双方都在堑壕里蹲坑的原因,否则数据还得再增加一些。

  能赢下战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德二资源有限,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发动战争。

  所以在战后,高卢鸡痛定思痛决心革新轻武器。

  甚至陆军高层还放出豪言壮语,什么轻机枪、冲锋枪、手枪、半自动步枪、单兵反坦克炮全都要。

  众所周知!世界大战的胜利者是个负面影响,在加上战后高卢鸡的经济快烂透了。

  陆军有限的资源要给绍沙这个爹发N+1,为了能早点搞出一个新式的轻机枪,高卢鸡可是费了不少心思。

  再加上我们的老朋友坚不可摧马奇诺,法国兜里那点钱也就搞个mAS-36出来。

  明明1919年就提出了计划,结果硬生生拖到了1921年才起草,等新式冲锋枪定型直接到了1938年。

  最终的结果我就不重复了,乳法实在没意思。

  总之就是这款花了二十年才搞出来的枪,最终还是便宜了八路军、维希高卢鸡和三德子。

  黄河集中精神向系统内看去,在步兵轻武器的界面里,有一款很基佬的冲锋枪摆在那里。

  虽然他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,但还是被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惊到了。

  这武器的颜值真的有些一言难尽,就跟亚德里安头盔一样,喜不喜欢纯看个人审美。

  不过mAS-38的辨识度非常高,因为这款枪充分体现了法国男饶浪漫,枪管不直。

  如果把这支冲锋枪放在桌子上就会发现,它的枪管和机匣不是平行的,看上去有一个6度的向下倾斜角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